茶葉的種類繁多:紅茶、綠茶、白茶、烏龍茶等等,愛喝茶的朋友都很熟悉,但是大家對這幾種茶葉的保存方法就未必完全了解了,今天陶靈和大家一起學習一下幾種常見的茶葉知識和他們的保存方法吧。
綠茶:綠茶是不經過發酵的茶,即將鮮葉經過攤晾后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熱鍋里炒制,以保持其綠色的特點。常見的品種有:龍井、碧螺春、黃山毛峰、太平猴魁、信陽毛尖等等。
綠茶是我國產量最多的一類茶葉,全國18個產茶?。▍^)都生產綠茶。我國綠茶花色品種之多居世界之首,每年出口數萬噸,占世界茶葉市場綠茶貿易量的70%左右。
保存方法:綠茶在裝袋的時候,要盡量降袋內空氣擠壓出去,這樣減少貯存空間內的空氣,封住袋口,然后放入有蓋子的罐子貯存,要求溫度在-5℃ 以下,所以將茶葉放置在冰箱的冷凍室即可,冰箱冷凍室最好不要再放入其他味道比較重的東西,因為茶葉比較吸味,時間長了會讓茶葉中站在其他的雜味。
紅茶:紅茶與綠茶恰恰相反,是一種全發酵茶(發酵程度大于80%),紅茶的名字得自其湯色紅。常見的品種有:金駿眉、正山小種、祁紅、滇紅等等,還有我們大宜興的紅茶也是小有名氣的。
紅茶與綠茶的區別,在于加工方法不同。桐木關內的紅茶制作經過十道工序:萎凋、揉捻,發酵、鍋炒、復炒、復揉、篩分、干燥、揀剔、分級。經過精心采摘制作的成品茶色澤烏潤,沖水后湯色艷紅,經久耐泡,滋味醇厚,似桂園湯味,氣味芬芳濃烈,甘甜爽口,別具風味。
保存方法:紅茶相對于綠茶陳化變質較慢,較易貯藏,避免陽光直接照射,避免茶葉和空氣直接接觸,避免茶葉受潮,所以紅茶只要做好密封,然后保存在陰涼、干燥、通風處即可。
黑茶:黑茶原來主要銷往邊區,像云南的普洱茶就是其中一種。普洱茶是在已經制好的綠茶上澆上水,再經過發酵制成的。普洱茶具有降脂、減肥和降血壓的功效。常見的品種有:湖南安化黑茶、廣西六堡茶等等。
黑茶的基本工藝流程是殺青、初揉、渥堆、復揉、烘焙。黑茶一般原料較粗老,加之制造過程中往往堆積發酵時間較長,因而葉色油黑或黑褐,故稱黑茶。黑茶主要供邊區少數民族飲用,所以又稱邊銷茶。黑毛茶是壓制各種緊壓茶的主要原料,各種黑茶的緊壓茶是藏族、蒙古族和維吾爾族等兄弟民族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有“寧可三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之說。黑茶因產區和工藝上的差別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藏茶和滇桂黑茶之分。
保存方法:黑茶的保存方式也比較簡單,陰涼忌日曬,日曬會使茶品急速氧化,產生一些不愉快的化學成分,如日曬味,長時間不得消失;通風忌密閉,通風有助于茶品的自然氧化,同時可適當吸收空氣的水分(但水分不能過高,否則容易霉變)加速茶體的濕熱氧化過程,也為微生物代謝提供水分和氧氣,切忌使用塑料袋密封;開闊忌異味,茶葉具有極強的吸異性,不能與有異味的物質混放在一起,而宜放置在開闊而通風透氣的環境中,所以黑茶保存在通風、干燥、無異味的條件下即可。
烏龍茶 :烏龍茶也就是青茶,是一類介于紅綠茶之間的半發酵茶。烏龍茶在六大類茶中工藝最復雜費時,泡法也最講究,所以喝烏龍茶也被人稱為喝工夫茶。常見的品種有:鐵觀音和臺灣烏龍茶等。
烏龍茶屬半發酵茶,即制作時適當發酵,使葉片稍有紅變,是介于綠茶與紅茶之間的一種茶類。它既有綠茶的鮮濃,又有紅茶的甜醇。因其葉片中間為綠色,葉緣呈紅色,故有“綠葉紅鑲邊”之稱。
保存方法:烏龍茶的保存,我們就拿鐵觀音為例介紹一下,鐵觀音一般都要求低溫和密封真空,這樣在短的時間內可以保證鐵觀音的色香味。就是說要將鐵觀音分裝在小泡袋內,抽成真空,然后就可以放置在冰箱里保存了,和其他的茶葉一樣,盡量不要在冰箱內放入太多的有異味的東西,放置串味。品質再好的觀音,如果保存方法不得當,很快就會顏色發暗、香氣散失,影響品飲。
白茶:白茶則基本上就是靠日曬制成的。白茶和黃茶的外形、香氣和滋味都是非常好的。常見的名貴品種白豪銀針、白牡丹等等。
白茶是我國的特產,加工時不炒不揉,只將細嫩、葉背滿茸毛的茶葉曬干或用文火烘干,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來。白茶主要產于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陽等縣,有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幾種。
保存方法:孔子曰:白茶一年是茶,三年是藥,七年是寶,白茶是最具有收藏價值的茶葉。因為白茶成品茶外觀呈白色,所以稱之為白茶,白茶性清涼,是夏季消熱降火,消暑解毒的佳品,儲存時間越長,其功效越廣,所以有很多消費者都會選擇購買白茶進行收藏。但是白茶要如何保存為宜呢?
第一,白茶的保存一定要密封,要求裝茶的密封袋或容器無毒、無異味、防潮;第二,常溫保存,白茶保存的理想溫度在4℃—25℃,也就是常溫保存即可,無需冷藏;第三,保存的環境要求無異味、無臭、無毒。